-
“起诉短信又来了?
”
别慌,先看清法院是不是五指山、调兵山、雅安那几家“老朋友”。
2024年新规落地,最高法直接点名:金融机构不能偷偷把管辖法院写进小字条款。
合同里没加粗、没标红?
借款人一句“我住北京,凭啥去海南开庭”,法院就得先停一停。
更香的是,现在平台必须给15天“冷静期”。
收到文书别急着凑钱,先打12368查真假,再翻合同找字体。
字体小=条款无效,已有73%的异议成功,数据摆在这儿。
有人担心新出的“区块链催收”看着高大上。
其实套路没变,只是把旧账单拍成照片存网上。
让对方把链上哈希、时间戳、原始数据全打印出来,缺一页都别认。
技术再炫,也得上法庭说话,法官只认完整证据链。
记住三句话:
1. 住哪儿就在哪儿开庭,写错法院直接提异议。
2. 15天冷静期是法定权利,别被“今天不还就起诉”吓住。
3. 区块链不是尚方宝剑,缺关键信息照样驳回。
钱要还,权益也要守。
新规已经把盾牌递到手里,用不用就看自己了。举报